现阶段,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坚持团结合作、凝聚共同发展合力才是更好发展和应对挑战的方式。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中资企业正加快布局海外。从东南亚的工厂到非洲的基建,从南美的矿山到中东的电站,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中国标准正在世界各地扎根并为当地带来正向反馈。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走出去”,国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正在加速“出海”。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金融强国建设,为中资银行布局海外市场带来了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中资银行想要真正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要做的工作有很多。
简言之,中资银行“出海”,既要扬好帆,也要把稳舵。
首先,要明确“出海”做什么。随着“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属性从单纯的出口加工产品转向全产业链布局,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行业,这些变化对中资银行的“走出去”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要求。需要中资银行在布局海外市场时,转变以往只重点开展存贷款及支付结算等基础业务的发展思路,提供包括投融资、风险管理、财务咨询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中资银行“出海”,不应只满足于成为海外中资企业的“出纳”,而要成为企业在海外发展的“参谋”和“伙伴”。
其次,要明确“出海”的目的地。目前,多家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境外均设有分支机构,且数量可观。但同时,这些机构多数布局于港澳地区和国际政治、金融中心等位置。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和我国出口从依赖单一市场到越发多元化布局的大背景下,中资银行“出海”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其他重要合作伙伴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布局。中资银行“出海”需要跟着企业走、跟着项目走、跟着合作走,重点在那些与我国经贸、金融、科技等领域往来密切、合作潜力大的地区增设网点,提升服务覆盖能力。
最后,要做好“出海”的风险管理。风险管控是中资银行“走出去”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海外经营面临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等都比国内复杂。这就要求中资银行在进行“出海”规划布局时,提前构建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既要把握业务机会,也要守住风险底线。特别是在一些政局不稳、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地区开展业务时,更需要谨慎评估、稳妥推进。与此同时,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要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跨境服务效率和安全性。
联丰优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